策划报告更多>>

话题|易园翔:以“新直消”应对行业的不确定性风险

我们应该怎样应对行业的不确定性风险呢?【详情】

全媒体矩阵

当前位置:本质视点 >深度观察

谈李阳加入安利

发布人:小蚊子来源:《中国直销》 发布时间:2013-12-17 11:08


陈先生:主流化还任重道远

这一事件根本不可能对行业主流化有推进。直销要进入主流社会不是靠一个名人就可以的,实现主流化必须要依靠3点:

第一点是政府支持。政府如果不予以支持,主流社会就不会支持。现在社会上除了直销媒体,主流媒体对直销都是一种抨击态度。直销还要在相当一段时间渡过游击队的阶段。李阳的加入改变不了这个现实。

第二点是企业老板、创办人动机的改变。现在很多企业老板的动机就是赚钱。

第三点职业经理人定位的改变。现在不少经理人为了挣钱,摒弃专业性,急功近利地运作市场。

我觉得过段时间李阳加入安利这一事件将会平静下来。除非他开万人会议,否则不可能会再次受到关注。如果没有的话,抱着做人脉,而不是做网的心态,我想6个月以后他就做不下去了。

李阳高调地加入和制定超高业绩目标,这一事件始终,安利都很低调没有表达任何东西,它可能知道李阳的行动会受到社会监督,如果做不起来,会牵涉到公司。我们企业是不会选择大张旗鼓引入名人的,请过来做代言还是可以。


杨先生:更有可能阻碍主流化

李阳加盟安利与当年某些制药企业进入直销行业相比,并没有什么区别。当初也有人认为越来越多的大牌企业进入,会推动主流社会对直销的认可。原因无非是你看,某某也做直销了。但从药企失败的表现以及后续媒体的宣导来看,更多起到的是阻碍作用。

因此,我不认为名人加盟值得其他企业效仿。


话题5

李阳加盟安利引发了广泛关注,而很多安利经销商也对此津津乐道,你认为,短期内舆论效应对安利市场和公司将带来哪些影响?


张先生:可能触犯禁忌

对于这样一位名人,安利得花精力来跟紧他。

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李阳加入安利是属于个人行为还是集体行为,直销企业里有不少具有集体谈判权的系统领导人带领团队出走,或者站在公司对立面的事情发生。

有资料显示2010年疯狂英语的收入就有2个亿,这对于一个安利经销商而言是很难达成的。作为一个名人,他能否听从公司的安排。

李阳把安利人发展成英语培训资源很正常,安利人也需要学习英文进军海外市场。而如果李阳自立门户发展会议培训则会触犯安利的禁忌。


周先生:需要加强教育理念培训

我们看他在博文里提到:第一天用安利牙膏,牙龈就不出血了;使用蛋白粉精神好多了。他自身的情绪很希望把一个事物夸大,这种冲动型的人是口无遮掩的。如果他夸大财富速度、产品功效,会引起极大的负面效果。

他还不了解直销行业的敏感、脆弱,整个行业和任何企业都经不起折腾。这对安利来讲是比较头疼的。

对经销商规范来讲,一般都是制度上的,没法约束到个人,安利公司太介入这个事情,会引起其他团队或者经销商心理上的不平衡。不过仍然建议安利对李阳多做教育理念、行业特性等培训,逐渐引导他。


陈先生:带来团队竞争

一个直销企业里团队众多。李阳加入的团队,可能更多地受到其他团队的关注,而遭到诋毁。


杨先生:加分不足,失分有余

李阳加盟一事,对于安利市场人员来说可能是一个好消息,但公司是否这样想?恐怕更多的是有苦说不出。

首先,这显然不是安利希望的结果。在李阳加盟事件之后不久,微博上便爆出孙杨参加安利活动时谈到从小服用安利产品的内容,还牵扯出一些历史事件。从论调来看,并不友善,而这些事件的发生都与李阳加盟安利有直接联系。

其次,李阳之前爆出的“家暴”、“让学生下跪”的事件,让他个人的公众形象受到很大破坏,李阳如果再有负面新闻,哪怕与安利无关,都很容易让安利受到波及。

最后,从传播角度来看,一个在安利失败的李阳,显然比在安利成功的李阳更值得关注。无论李阳成功与否,对于安利而言,都可能是加分不足,失分有余的结果。


(本文刊于《中国直销》2013年12月刊)



关键词:李阳  安利   直销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

5/5 页 上一页 12345

相关新闻:

评论专区:(所有评论)有0条评论

用户名:

标  题: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示本网站同意或支持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