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小蚊子来源:《中国直销》 发布时间:2014-05-27 14:42
直面挑战
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市场容量,新兴的中国直销市场在全球已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全球10大直销企业中的安利、玫琳凯、如新,其最大的市场份额均来自中国市场的贡献。与这些竞争者相比,同样是全球10强的欧瑞莲,其中国市场的份额就相对太小了。
“中国太大了。”虽然已是第5次到中国,亚历山大还是忍不住发出这样的感慨并诙谐地说:“我现在感觉瑞典太小了,上海似乎都比它大。”
对于欧瑞莲中国市场目前的现状,亚历山大认为,这里面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首先是欧瑞莲进入中国的时间太晚也太短。欧瑞莲在中国的直销,真正开始于2007年。而一些美资直销企业,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进入中国,即使是在1998年中国全面禁止直销后,这些企业根据相关政策也得以继续在华经营。与这些同行们相比,欧瑞莲对中国市场环境还需要进行更多的了解。
“欧瑞莲(中国)公司管理团队的本土化工作的确遭遇了一些挑战,这种局面目前正在得到很好的改善。公司将会加快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这种本土化,包括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与了解,对中国消费者心理的认识与理解。”亚历山大对记者说。
“目前中国市场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时刻。”亚历山大指着新任大中华区总裁托马斯·艾克伯格先生告诉记者:“从2014年开始,欧瑞莲已经决定把中国划分为一个独立的市场区域,托马斯先生在欧瑞莲担任着很高阶的职位,是集团公司的高级副总裁,负责欧瑞莲在非洲、中东和亚太区的相关业务,集团公司此次任命他出任大中华区总裁一职,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可以就中国市场的事务直接与董事会进行有效的沟通。”
亚历山大随后介绍到欧瑞莲(中国)企业事务总监比恩·侯姆森先生说:“他是一个中国通,会说一口流利的中文,欧瑞莲(中国)公司成立时就一直在中国,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指责与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激励与信心,才是克服困难的良方。作为董事的亚历山大在交流中传达的更多是总部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只要保持住努力工作的热情,不放弃,不懈怠,相信欧瑞莲在中国一定会有一个很好的未来。我们对中国市场不仅有信心,也有耐心。”
“我现在还很年轻,我还有很多的时间去见证欧瑞莲在中国的成功。”幽默的话语引得在场的人都发出会心的微笑。
虽然亚历山大承认欧瑞莲要根据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改变和调整,但同时他也坚定地表示,欧瑞莲“凝聚、进取、激情”的核心价值观以及全球统一的产品研发、生产标准和质量控制在中国不会有任何变化。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
相关新闻:
评论专区:(所有评论)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