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本小点来源:本质视点 发布时间:2025-05-20 17:26:22
-本文系本质视点原创文章,作者陈杰,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于2025年5月20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旨在通过法治化手段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保障公平竞争,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该法律共9章78条,涵盖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权益保护等核心内容,明确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并首次以立法形式确立民营经济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的法律地位。
《民营经济促进法》从制度层面为直销企业创造了更公平的竞争环境、更稳定的政策预期和更高效的资源获取渠道,尤其利好注重科技创新、合规经营的直销企业。但行业需积极适应监管趋严趋势,将法律红利转化为转型升级动力,同时推动行业自律以匹配“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定位。
一
优化市场环境,破除准入壁垒
1. 公平竞争机制(第十条至第十五条)
明确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负面清单外领域直销企业可平等进入,减少行业准入隐性门槛。(但直销模式下的一些规则调整,还得期待“两个条例”的修订。)
禁止公共资源交易(如政府采购、招投标)排斥民营经济组织,直销企业可更公平参与政府合作项目。
反垄断执法强化,打击滥用行政权力排除竞争行为,有助于直销企业在与传统零售业态竞争中获取公平地位。
2. 要素平等获取(第十二条至第十四条)
保障直销企业平等使用资金、土地、数据等生产要素,尤其在人力资源、公共数据开放等方面获得与国企同等待遇,降低运营成本。
二
强化融资支持,缓解资金压力
1. 差异化金融政策(第二十条至第二十六条)
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含中小直销企业)实施差异化监管,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缓解一些直销企业因轻资产特性导致的融资难问题。
明确应收账款、知识产权质押等融资渠道,直销企业可利用供应链数据或专利技术获取贷款。
支持直接融资(如发行债券),为头部直销企业拓展资本市场路径。
2. 信用体系支撑(第二十六条)
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和征信服务优化,有助于直销企业(尤其合规经营主体)通过信用评级提升融资能力。
三
鼓励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升级
1. 技术研发支持(第二十七条至第三十一条)
鼓励直销企业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开放科研基础设施,推动其从传统营销模式向“直销+数字化”转型。
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条款(第二十八条)支持直销企业合法利用用户数据优化精准营销,同时明确数据安全底线。
2. 知识产权保护(第三十三条)
强化惩罚性赔偿制度,保护直销企业的产品配方、商业模式等创新成果,打击仿冒传销等侵权行为。
四
规范经营与权益保护,降低合规风险
1. 政企沟通与执法规范(第四十四条至第五十五条)
建立政企沟通机制,直销企业可更顺畅反馈行业政策诉求。
行政执法“双随机”检查(第五十二条)减少运动式监管,避免过度干扰正常经营。
明确区分经济纠纷与犯罪(第六十二条),防止直销活动中的民事争议被不当刑事化。
2. 账款拖欠治理(第六十六条至第六十八条)
严控国家机关、大型企业拖欠账款,缓解直销企业供应链资金链压力。
五
社会责任与形象提升
1. 企业家精神引导(第五条、第八条)
鼓励直销企业经营者参与公益慈善(第四十二条),通过正面宣传改善行业社会形象。
明确“守法经营”导向,倒逼企业加强内部合规(如《规范经营》章节),减少传销、虚假宣传等乱象。
2. 海外权益保障(第五十六条)
完善海外利益保护机制,支持合规直销企业“走出去”,规避跨国经营风险。
六
直销行业需关注的配套落实
1. 实施细则待明确
直销企业需关注后续配套法规(如《直销管理条例》修订)是否与本法衔接,特别是在多层次销售模式等合法性界定上。
2. 合规成本可能上升
法律强化财务规范(第四十条)、反腐败(第三十九条)等要求,企业需加强内控,短期可能增加管理成本。
关键词:民营经济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
相关新闻:
评论专区:(所有评论)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