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本小点来源:本质视点 发布时间:2025-10-11 09:36:50
作者:丁晓冰
四百余家健康品牌商集结厦门,在保健产业三十年发展节点上,一场关于信任、科技与未来的产业变革已然开启。
2025年9月20日至22日,第22届中国国际保健博览会在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这场以“携手健康、共创美好”为主题的行业盛会,汇聚了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家企业,其中安利、无限极、完美、康宝莱、新时代、珍奥双迪、安然纳米、金日等知名直销企业参会。
本届博览会特别设置的“向保健产业发展30年致敬主题展区”,全面回顾了自1995年《食品卫生法》首次确立保健食品法律地位以来,中国保健产业从萌芽起步到成长壮大,直至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历程。
保健博览会盛大举行 直企阵容亮相
第22届中国国际保健博览会展览面积近3万平方米,规划分为四大展区,包括“向保健产业发展30年致敬展区”、“国际品牌、健康食品展区”、“健康用品展区”和“综合展区”。
参展企业超过400家,重点聚焦营养健康、体重管理、特殊膳食、慢病管理、美容抗衰五大热门赛道。
安利、无限极、完美、康宝莱、新时代、珍奥双迪、安然等直销企业集体亮相。这些企业大多位于“向保健产业发展30年致敬主题展区”,展示各自的品牌形象、创新产品与发展成果。
展会首次设立国际品牌展区,吸引来自欧洲、澳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50余家领军企业及行业团组参展。日本汉方、北欧膳食补充剂、北美运动营养品等特色产品集中亮相,为国内市场注入国际化健康元素。
安利:实现从科学到产业的闭环构建
9月21日上午,由中国保健协会主办,厦门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协办,安利和仙乐健康支持的“2025中国保健协会营养健康食品产业创新大会”召开。会上,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巫启明博士的《从植物活性成分到功能产品--降尿酸配方的科学研发与多维度证据构建》的主旨报告,解析了降尿酸研究中植物原料的筛选机制,以及配方功效的验证方法。他提到,未来将进一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等工具,建立降尿酸多维度证据链体系,实现从科学到产业的闭环构建。
无限极:以“信任生产力”助力行业发展
无限极作为参展企业之一,在博览会期间展示了其提出的“新平衡主义”健康养生理念。这一理念是针对现代人普遍存在的身体失衡和生活失衡痛点而提出。
无限极的养固健品牌通过遍布全国的“中华养生客厅”和中华养生顾问,为用户提供健康咨询和建议,长期陪伴用户坚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央视财经的探展直播节目走进了养固健的展位,详细了解了品牌如何将东方智慧与现代方法相融合。
无限极行政总裁黄健龙在博览会期间的“向保健产业发展30年致敬暨保健产业展望大会”上强调,建立并巩固消费者对品牌及产品的信任,是无限极在整个创业之路中长期探索的课题。黄健龙以原料种植为例,指出无限极独创了中草药种植管理模式,以“统一管理”和“全程可追溯”为两大关键措施,确保中草药原料的质量安全及稳定供应。
今年无限极在中草药健康行业内首提“信任生产力”,以中华养生为锚点,从传统中华养生智慧出发,结合现代中草药科技,围绕用户真实需求推进产品与服务的持续创新,通过实际行动赢得消费者信任,创造产业价值机会点。
完美:提前布局产业新业态
完美公司副总裁吴仁钢参与博览会开幕式启动环节,与嘉宾共同宣布展会开幕。完美携自主研发健康产品参展,展位吸引中国保健协会及地方相关领导莅临,详细了解产品介绍、研发历程与健康理念。在央视网《产业观察》节目中,吴仁钢介绍了应对产业新赛道、新业态方面的企业思考。
吴仁钢表示,当前市场变化节奏极快,对企业而言,提前布局产业新业态、以精准解决方案满足个性化需求,是应对市场挑战的核心。完美公司始终以 “创新” 为核心抓手,具体从三个维度推进:
其一,聚焦科研创新。通过自主研发建立企业专属技术壁垒,不断加深核心竞争力 “护城河”,筑牢发展根基。
其二,发力解决方案创新。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场景的产品需求,提供差异化解决方案,尤其在个性化定制领域,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其三,推进合作创新。主动联合相关部门、专业机构及不同领域企业开展协同合作,凝聚多方力量,共同推动 “健康中国” 战略落地实施。
康宝莱:健康是一群人的同行
康宝莱在博览会上设置核心区域展位,携体重管理、日常营养补充和运动营养等系列产品亮相,现场开设健康咨询站为到访者提供健康咨询与体测服务,多位行业领导曾莅临展位参观指导。
在“向保健产业发展30年致敬暨保健产业展望大会”上,康宝莱凭借累计纳税超50亿元、蛋白混合饮料20年市场积累及中国区总经理15年行业深耕等成果,斩获领航企业、品牌精品、领衔人物三项荣誉,其中国区法规事务负责人万向红还参与“保健产业如何释放健康消费潜力”圆桌论坛,分享保健理念变迁与科学营养的重要性。她提到,健康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群人的同行。“康宝莱将继续通过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和个性化的服务,改善人们的全方位健康,共享精彩人生。”
新时代:解码央企的三十年创新与责任
新时代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张红及副总经理杨少华受邀出席博览会。张红作为中国保健协会兼职副理事长及唯一参展企业代表在开幕式致辞,回顾保健行业30年发展并阐述企业以党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路径,随后与嘉宾共同启动开幕倒计时。
她还在展望大会上作主题报告,回顾企业三十年发展历程并提出未来五大举措,计划到2030年建成2000家健康管理服务中心、50000家社区站及培育超100万人专业健康顾问队伍。在央视网《产业观察》节目中,张红表示,中国保健产业三十年发展历经“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精准保健”三个阶段,新时代也从单一产品发展到拥有350余款产品。“针对消费者‘选品难、用品难’的痛点,公司此次展会重点展示‘以人为本的全面健康解决方案’,通过‘监测-评估-干预’全流程服务,覆盖衣食住行用乐养各场景,推动健康管理从‘疾病治疗’向‘预防干预’转变。”
杨少华在展望大会圆桌论坛围绕银发经济下健康产业提质升级展开分享,介绍企业以国家标准为依托的健康解决方案及打造中国非医疗性健康管理领域领跑者的目标。
安然:分享植物干细胞技术落地成果
安然集团受邀参展,在展会核心位置展示企业发展历程,携核心技术成果与优质产品矩阵亮相。在展望大会上,安然凭借20余年在大健康产业的深耕及纳米技术、植物干细胞技术领域的突破,获得领军企业荣誉,营销常务副总裁兼研发副总裁边建华代表企业领奖。
边建华还在营养健康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圆桌论坛分享企业技术成果,介绍安然联合高校布局植物干细胞技术10余年实现产业化落地的过程,以及未来打造全球珍稀药用植物干细胞银行的规划。她指出,创新是支撑整个保健产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原动力,而“新质生产力” 则是指引安然集团不断前行的核心指挥棒。
“自2014年起,安然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布局植物干细胞技术,经过10余年的跨领域学科融合与研发,成功实现产业化落地,将珍稀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从‘克级’提升至‘吨级’,以第二产业的创新模式,有效解决了第一产业中珍稀药用植物面临的濒临灭绝、人工种植难以标准化等难题,让人间仙草的滋养真正的走进寻常百姓家。”
双迪:科技赋能健康
9月21日,由中国保健协会指导、双迪股份与康芝源共同主办的“食用菌营养研究与健康发展研讨会”举行,共同探讨食用菌产业的未来发展路径。珍奥集团董事长、双迪股份董事长刘洪在致辞中回顾了企业二十年创新历程,从核苷酸、富氢技术到基因检测,再到食用菌深度研发,双迪始终走在健康科技前沿。他表示,双迪将继续以科研为驱动,深耕食用菌产业,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珍奥双迪旗下双迪股份在博览会上聚焦科技赋能健康主题,展出保健食品、营养食品、日化产品、富氢家电等30多款核心产品。
双迪股份展位聚焦“科技赋能健康”,集中展出保健食品、营养食品、日化产品、富氢家电等30多款核心产品。展区特别设置“拾光长廊”,以沉浸式体验呈现企业二十年发展历程,引来众多观众驻足流连。“健康实验室”与“活力试饮区”则通过现场实验演示和产品试饮,观众直观感受双迪产品的科技魅力与健康理念。这种“可观看、可体验、可品尝”的互动方式,使双迪股份展区成为整个博览会人气最旺的互动热点之一。
金日:经典与创新产品共引热潮
金日以洋参系列等经典礼盒产品为核心,携手多款创新健康产品共同亮相,其中护肝、血脂、血糖健康等的功能性产品,以及代表前沿科技的海洋低聚糖类产品,展现了金日制药在专业健康领域的研发实力。金日洋参冲剂以其便捷的饮用方式(只需将冲剂倒入矿泉水瓶摇晃即可溶解),获得好评不断。
与此同时,展会提供的AI互动机器人也成为展位的一大亮点。趣味合影互动,让客商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金日产品。
产品创新与科技驱动成竞争焦点
中国保健产业自1994年起步,至今已走过三十年历程。1995年,《食品卫生法》首次确立保健食品法律地位,开启了中国保健产业发展新篇章。
市场数据显示,中国保健品行业自2020年以来进入加速增长期:2023年保健品市场规模为320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4000亿元;线上市场已成为保健品行业增长的重要引擎,任拓情报通数据显示,2024年保健品线上销售额约1100亿元,占行业总规模的31%,同比增长17%。魔镜洞察最新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消费新潜力白皮书》显示,上半年线上保健食品销售额达604.1亿元,同比增长16.2%,销量突破3.8亿件。
不同年龄层在营养健康食品方面的渗透率均展现出较强的增长潜力。银发经济中,老年群体贡献超50%销售额,关节养护、心脑血管类产品年增速超25%。
年轻世代(90后/00后)偏好零食化形态(如软糖、果冻),睡眠改善、护肝类产品2024年销售额增长48%。
从此次博览会来看,保健食品行业在未来发展中将更加注重产品创新和科技驱动。2025年行业呈现三大创新方向:功能精准化、形态跨界化和成分科学化。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2025-2030年保健品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数据显示,基于基因检测的个性化营养方案市场规模突破300亿元,年均增速超30%。软糖、饮品等“泛食品化”产品占比提升至28%,其中胶原蛋白饮年销超50亿元。益生菌(市场规模800亿元)、NMN(抗衰老)、虾青素(抗氧化)等也成为研发热点。
监管趋严与信任经济重塑生态
保健食品行业正迎来最严监管时代。2025年以来,多项重磅政策和专项整治行动密集出台,从生产源头到市场推广,全方位加强行业监管,推动产业从“营销驱动”向“科技驱动”和“信任驱动”转型。
专项整治直击市场乱象
2025年5月28日,市场监管总局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打击“坑老”“骗老”行为。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聚焦老年人药品、保健品领域,依法查处虚假宣传、价格欺诈、违法广告、非法添加等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
此次专项整治创新监管方式,通过开展“你拍我查”活动,鼓励群众拍摄涉嫌违法行为,及时收集和掌握违法问题线索。这种动员社会力量的监管方式,有效提升了执法效率,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整治方案明确了一系列重点任务,着重查处假借专家义诊、健康咨询等名义,借助各类论坛、康养旅游、老年大学等场景和形式,向老年人推销、售卖伪高科技产品、养生理疗产品等行为。方案还强调要严格落实广告审查制度,依法惩处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药品、保健食品广告的行为。
典型案例彰显监管力度
2025年7月22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六起通过保健品虚假宣传进行“内卷式”竞争的典型案例,彰显了监管部门的执法决心。
在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查处的李桧芳食品经营部虚假宣传案中,当事人通过签到打卡、集中授课等方式向老年消费者宣传普通食品具有治疗功效,该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规定,被处以10万元罚款。
北京市石景山区市场监管局查处的北京梧桐之家科技有限公司虚假宣传案则是一起典型的“伪科学营销”案例。当事人对“新五汁饮膏”等普通食品宣称可治疗肺热咳嗽、便秘、心脑血管疾病等病症,受到相应行政处罚。
生产规范全面升级
2025年9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B 17405-2025)。这项时隔27年首次更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对保健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提出了更为严格、细致的要求。
新标准基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的框架修订,对原标准中选址及厂区环境、厂房和车间、设施与设备等多项内容进行重要调整。标准文本从原先的10个章节增加到14个章节,并增加了资料性附录,体现了监管要求的全面升级。
新标准通过原料、生产、验证、追溯四维升级,构建覆盖“从原料到货架”的全链条管控体系。在原料管理方面,针对非纯化的发酵产物原料可能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新标准增加了索取此类原料菌株或菌种鉴定、遗传稳定性、安全性等证明材料或报告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新标准还专门增加了“验证”章节,明确验证的目的、计划制定和方案实施、验证的范围和再验证的情况、验证报告和验证文件的要求,确保生产全流程安全可控。
信任经济成为发展核心
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信任”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此次博览会上,中国保健协会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经理室共同召开的“向保健产业发展30年致敬暨保健产业展望大会”,特别强调了信任建立对行业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保健产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从重营销向重科技、从追求规模向注重质量、从短期利益向长期信任的转变,标志着行业正迈向高质量的发展新阶段。信任经济时代,那些注重产品质量、坚守诚信经营、持续科技创新企业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推动整个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
相关新闻:
评论专区:(所有评论)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