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本小点来源:本质视点 发布时间:2025-07-16 11:25:34
作者-程铮
来源-本质视点
告别“啤酒泡枸杞”式的朋克养生,当代年轻人的健康生活正经历一场深刻的重构。2025年5月,集瓜数据发布的《2025“新养生主义”人群洞察报告》揭示,年轻人养生行为正从盲目跟风走向科学定制,人群也呈现出鲜明的差异化特征。
该报告基于用户在养生领域的动机和目标,精准划分出四大特色“新养生主义”人群:即时调理派、压力代偿派、科学养生派和家庭责任派。他们共同构成了推动“新养生主义”浪潮的核心力量。
01
即时调理派:高效快充的“健康游击兵”
驱动因素:外在驱动的即时需求。核心目标是快速缓解明确的亚健康症状,如熬夜后的疲惫、久坐导致的肩颈酸痛、餐后消化不良等;追求“即时见效”,缓解当下不适。
人群画像:健康管理初级阶段,痛点明确但尚未形成系统习惯。以新一线城市职场女性为主,工作节奏快,加班频繁。
典型行为:将养生无缝嵌入快节奏生活。工位抽屉常备“续命神器”,如即食滋补品(红参饮品、鲜炖燕窝)、功能性零食(护肝软糖、益生菌果冻)和便携养生工具(迷你按摩仪、养生壶);善于利用会议间隙做拉伸,践行“带薪养生”、“3分钟快充”。
消费理念:用管理项目的思维经营身体,视健康干预为效率革命。倾向选择操作便捷、能快速解决问题的产品,对“带薪养生”、“打工人续命神器”、“一小瓶拿捏气血感”等社媒话题高度关注。
02
压力代偿派:寻求心理平衡的“补救专家”
驱动因素:外在驱动的心理补偿。核心目标是抵消因不健康生活方式(如应酬饮酒、熬夜加班、情绪性暴食)带来的负面后果,属于一种“心理止损”行为,寻求短暂的心理平衡。
人群画像:被动应对健康问题,依赖“急救型”产品。以三线城市年轻宝妈及中小城市创业者为主,生活压力较大,常感焦虑、愧疚。
典型行为:在压力源(高强度工作、家庭责任、经济负担)触发负面情绪累积后,通过购买特定产品进行代偿。例如应酬后购买解酒护肝产品,熬夜后选择“熬夜养生”方案,情绪低落时购入情绪疗愈品。
消费理念:将养生消费视为“压力分期付款”;关注“解救护肝”、“熬夜养生”、“情绪调节”等话题;选择补救型产品(解酒、护肝、助眠)和功能性零食来对抗压力带来的身心损耗。
03
科学养生派:数据驱动的“健康实验家”
驱动因素:内在驱动的长久需求。核心目标是追求长期健康状态,如抗衰老、提升免疫力、优化身体机能等,注重养生的科学性与可持续性。
人群画像:进阶养生者,已养成规律健康习惯,愿意为专业知识和效果付费。以一线城市高知女性为主,具备较强的信息甄别能力。
典型行为:崇尚“用实验精神经营健康”。依赖智能健康设备(体脂秤、健康监测手环)收集身体数据,根据量化结果(如胶原蛋白流失率、抗氧化能力指标)精准定位健康缺口。选择产品时深度研究成分,只认可有科研论文或临床实验背书的方案(如口服水解胶原蛋白肽+虾青素+红光面罩组合);会进行周期性干预(如“28天抗氧化疗程”)并复测效果以迭代方案。
消费理念:推动养生“从玄学走向科学”;追求深度成分解析和横向评测;青睐精准营养品(如针对特定需求的补剂)、智能健康设备和有机认证食品;决策理性,拒绝没有科学依据的概念炒作。
04
家庭责任派:统揽全局的“家庭健康CEO/CTO”
驱动因素:内在驱动的长久需求,但核心目标是为家庭健康负责,覆盖儿童营养、老人慢性病预防、全家健康场景效率等。
人群画像:健康管理成熟期,决策需兼顾全家成员需求。以下沉市场(三线及以下城市)中年女性为主,重视性价比与实用性。
典型行为:扮演家庭健康的“总调度员”和“工具装备官”。
“家庭健康CEO”:注重以“人”为中心,强调整体健康与情感联结。进行全局规划,如统筹儿童营养和老人慢病管理;注重文化传承,实践节气食疗(冬至吃阿胶)、中医外治法(艾灸、刮痧);偏好选择“全家适用型”产品(五谷杂粮粉、多功能养生壶)。
“家庭健康CTO”:以“工具”为中心,追求问题的高效解决与技术可信度。负责采购操作便捷、安全耐用的健康设备硬件(如可拆卸按摩仪、防滑浴室垫、老人一键呼救手环),并愿意尝试智能健康设备(如AI舌诊仪)。
消费理念:追求“人文+科技”的融合。决策时既考虑情感价值与文化认同(对CEO角色),也关注技术参数与场景解决方案(对CTO角色);重视产品的实用性、安全性和性价比。
这四大“新养生主义”人群的崛起,清晰地勾勒出当代健康消费市场的多元化图景。从“即时调理派”的快充需求,到“压力代偿派”的心理补偿;从“科学养生派”的精密实验,到“家庭责任派”的统筹兼顾,养生的内涵和外延都被极大地丰富和深化。
企业若想把握未来健康市场的脉搏,必须深刻理解这些人群的差异化动机、行为模式和消费理念,提供真正契合其核心需求的个性化产品与服务。养生,已不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是一门由不同人群用各自方式实践的生活科学。
关键词:养生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
相关新闻:
评论专区:(所有评论)有0条评论